2月20日,上海毓恬冠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为“毓恬冠佳”,证券代码为“301173.SZ”)进行新股网上网下申购,即将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然而主力配资炒股,近期毓恬冠佳的 IPO之路却风波不断,大额分红后募资补流以及募投项目核心技术归属争议,在资本市场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这些饱受争议的操作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商业考量?又会给投资者和资本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
大额分红后的募资补流:合理还是圈钱?
值得注意的是,毓恬冠佳IPO中的募投项目成为市场焦点。公司在 IPO申报前,先是进行了高达6000万元的大额分红,随后又大额借款建设产线。令人质疑的是,在一边分红一边借款之后,毓恬冠佳还计划在募投项目中募资75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这也成为公司此次IPO审核的重点关注问题之一。
根据招股书披露,毓恬冠佳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别进行了1000万元和5000万元的现金分红,当时的股权结构为上海玉素持股70%、吴军持股25.45%、吴朋持股4.55%。这意味着,这两年总计6000万元的现金分红,全部落入了实控人家族的口袋。
财报显示,毓恬冠佳在2021年度至2023年度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6.94亿元、20.21亿元、24.91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4283.30万元、7042.09万元、15875.17万元。而在进行现金分红的2020年和2021年度,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1.13亿元,实控人吴军家族拿走的6000万元分红,超过了公司这两年合计净利润的50%。
虽然,毓恬冠佳实控人吴军家族的两次分红未触及交易所规定的 “清仓式”分红红线,但公司在大额分红后又向市场募资75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这一行为无疑充满争议,也成为当前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有市场观察人士指出,企业在IPO前分红本是正常的股东回报行为,但后续紧接着募资补流,难免会引发外界对其动机的质疑,甚至被怀疑存在“圈钱”的嫌疑。在监管部门大力强调“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严厉打击以“圈钱”为目的盲目上市的大背景下,毓恬冠佳的这一做法显得格外刺眼。
募投项目牵出核心技术归属争议
除了现金分红后又计划在募投项目中大额补充流动资金引发争议外,毓恬冠佳IPO中的汽车电子研发建设项目同样备受瞩目。招股书显示,在毓恬冠佳的四个募投项目中,毓恬冠佳新厂房、汽车车顶系统及运动部件新技术研发项目、补充流动资金项目这三个募投项目的实施主体均为毓恬冠佳,只有汽车电子研发建设项目的实施主体是天域智控(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天域智控作为发行人控股子公司,毓恬冠佳持股71%,上海众联成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29%,主要从事电机、电控研发及生产等业务,以智能车载设备、电动动力元件等为主要研发方向。然而,市场对此充满疑惑:为何毓恬冠佳要把总投资8822万元的汽车电子研发建设项目主体放在一家成立仅两年的合资公司上?交易所也对这一事项高度关注,并在问询函中要求公司详细说明天域智控报告期内的经营情况、主要财务数据、日常经营的营运资金主要来源;结合同行业可比公司的技术情况说明天域智控的核心技术、“一拖二” 等方案相较于行业通用技术或工艺是否存在技术优势,以及下游客户的具体应用场景和应用领域。
天域智控报告期内的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向发行人销售自主设计研发的天窗控制器产品及对外提供控制器相关开发服务。天域智控报告期内净利润为负,主要原因是目前销售规模较小,且针对控制器研发还在持续稳定进行研发投入,报告期内相关研发费用、管理费用(主要为管理人员薪酬)较高。目前,公司日常营运资金除股东投入外,主要来源于毓恬冠佳的借款。截至2023年6月末,天域智控尚未归还的毓恬冠佳借款余额为673.96万元,这表明这家公司目前业务规模不大,运营资金多依赖借款。
上海众联成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成立于2022年1月24日,出资额为29万元,普通合伙人及执行事务合伙人为熊雪峰,认缴出资额 27.5万元,已全部实缴;有限合伙人为赵亮亮,认缴出资额1.5万元,已全部实缴。天域智控目前的主要核心技术“一拖二”方案技术(单个 ECU 控制单元控制两个电机)和电动天窗防夹算法,也是毓恬冠佳主营业务的关键技术之一。然而,毓恬冠佳在问询回复函中提及,天域智控初期的技术形成主要依托于熊雪峰先生和赵亮亮先生在电子研发和软件开发领域的开发技术经验、开发能力及天域智控研发团队在天域智控的研发投入推进。
也就是说,天域智控目前掌握的两项核心技术都来源于熊雪峰的技术团队。但毓恬冠佳又坚称是天域智控自主研发。令人质疑的是,天域智控成立于2022年3月,毓恬冠佳IPO申报于2023年6月,两者时间仅相差15个月左右。按照毓恬冠佳回复函的说法,在短短15个月内自主研发出两项核心技术,这显然不符合企业正常技术研发逻辑,如此短时间内完成技术研发并投入市场,称其为天域智控自主研发的回复饱受争议,天域智控涉嫌通过变相技术入股方式获取这两项核心技术。
从股权结构来看,熊雪峰团队作为两项技术的核心研发人员,熊雪峰又是上海众联成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的执行事务合伙人,持有该公司近95%股权,是实际控制人。而上海众联成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是天域智控29%的股东,相当于熊雪峰间接持有天域智控27.55%的股份。
更为巧合的是,上海众联成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成立于2022年1 月,仅比天域智控成立时间提前2个月。种种迹象表明,作为核心技术掌控人的熊雪峰涉嫌通过间接持股形式将专利权转让给了天域智控,而天域智控在回复函中所称的自主研发难以自圆其说。
目前来看,毓恬冠佳把IPO募投项目中总投资8822万元的汽车电子研发建设项目主体放在天域智控,或许是为了将紧急成立的上海众联成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实控人、天域智控两项核心技术实际掌控人熊雪峰进行绑定,以换取其团队掌控的主营业务中的核心技术,并以之落地IPO募投项目。未来主力配资炒股,毓恬冠佳能否妥善化解这些争议,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市场将持续保持关注。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炒股配资开户_开户配资平台_联华证券观点